今年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近期,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10周年主題論壇成果發布儀式在張江科學會堂舉行,對外發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典型案例》、100家制度創新樣本企業。
上飛公司榮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10周年制度創新樣本企業,并作為10家制度創新樣本企業代表之一在主題論壇上接受頒獎,企業發展實踐也入選《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典型案例》。
據悉,此次發布的上海自貿試驗區100家制度創新樣本企業,充分展現了上海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的成效。這些企業或為制度創新落地后的首創性項目或首批試點企業,具有較強的制度創新代表意義,或為領域、行業的龍頭企業,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和良好的社會形象,具有一定的示范帶動作用。
一起來看看上飛公司如何以企業視角展現先行先試作用。
上飛公司注冊在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現有區內區外兩個基地,是隸屬于同一法人主體、服務于同一產業鏈、實行一體運作的有機整體。
“圍網”內外“一司兩地”的區位格局,對海關監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上海海關與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上飛公司密切協作,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司兩地”一體化監管方案。根據方案要求,海關對上飛公司浦東基地與大場基地的海關監管貨物實施一體化監管,并通過臨港新片區一體化信息管理服務平臺接收上飛公司根據管理要求發送的相關信息。方案實施后,兩個生產基地一體化運營高效便捷。
該監管模式實現了上飛公司入區運作后浦東基地、大場基地生產加工與物流倉儲的一體化運營和自由流轉,有力服務臨港新片區建設和大飛機項目,助力全球首架國產C919大型客機于2023年5月順利交付商業運營,保障ARJ21飛機高效通關并首次出口。
作為中國商飛總裝制造中心,上飛公司將繼續以實際行動踐行和推廣“一司兩地”一體化監管模式,有力支持和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全要素在臨港新片區高度集聚和自由配置,推動上海產業和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